分項1-3:月討論






2022/5 月討論

  • 在打造低碳永續家園的政策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自99年12月開始規劃金門低碳島相關工作,並由行政院於102年5月20日核定「建置金門低碳島計畫」,而後展開相關工作之推動。期間並由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協助與督導6大旗艦計畫之進行,並藉盤查金門縣溫室氣體排放量,勾稽管考推動成效及滾動檢討減碳策略、強化低碳永續教育宣導及低碳島行銷。該計畫為一全方位低碳措施推動計畫,涉及能源、交通、環保、旅遊等多項專業領域,執行期程為102~107年。有鑑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乃國際間推動環境永續發展之普遍共識,金門縣政府乃於「金門低碳島推動小組」106年度第4次委員會議表達續推二期計畫之立場,而後積極與相關單位溝通協調,爰擬具第二期計畫各項推動策略與具體措施。

    一、 自然環境條件

    金門地區的太陽光電發電潛能,以國外資料庫的粗略估計,大約為4.0-4.5kWh/m2,其中6月平均4.64kWh/m2、7月平均5.58kWh/m2與8月5.16kWh/m2為最高。而金門年日照天數平均為280天、日照量每天3.6小時左右,太陽光電的年發電時數大約為1,020度/kWp(UNEP SWERA 2011)。

    金門地區全年平均風速為3.26m/s,剛好為風機啟動速度範圍內,夏季與冬季的風速亦有明顯的差異,冬季因東北季風的影響,因此風速較快,而夏季的風速相對較慢,而颱風風速最高可達到23.29m/s。金門內陸區域風速較小。風速最高的區域主要在金門東北金沙一帶,大約與目前已安裝兩台大型風機的區位相當。另一個風速最高的區域,則是烈嶼鄉的右上角,可能與東北季風以及金門與烈嶼鄉之間所形成的狹小通道有關。

    二、 運輸系統-自行車道系統

    交通工具是金門第二大排碳源,金門觀光公車於102年加入台灣好行開通4條觀光路線,採定時定點接駁方式給遊客更自由地遊玩交通選擇,至今也因應觀光需求擴增為6條「台灣好行」觀光路線,這些路線相對視為主要排碳熱點,另外縣府也已建置5條自行車路線如圖1-21所示(金門本島4條路線、烈嶼環島自行車道1條),全長約83公里,密度為全台之冠。全縣設置有29處KBike公共觀光自行車借用站,提供500餘輛自行車出借。除此之外,在國家公園範圍內目前亦規劃數條自行車道供觀光遊憩,包括中山林、南山林、烈嶼鄉環島等,而配合不同遊客所需,亦提供不同類別之車型供租借使用。

    三、 供電狀況-電力供應

    金門縣目前供電系統之裝置容量約為128,274kW,目前仍以火力發電為主占88.32%,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太陽能、風力)則已達到11.68%。

    四、 電力需求

    根據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統計資料,金門縣以107-109年為例,火力發(購)電量從約2.9億度成長至2.94億度;太陽能發(購)電量從約9百萬度成長至1,200萬度;風力發(購)電量從約970萬度成長至1千萬度。在整個用電需求上,以106年1月至110年6月為例,以服務業(44.02%)、住宅(42.13%)為最大用電戶,即所謂的住商部門,其用電量占約全縣八成,其次則為工業用電12.8%。

    五、 電力負載

    大金門尖峰負載已上升至58MW,離峰則維持18MW左右;小金門尖峰多維持在3.2MW,離峰則為維持1.2MW左右。

    六、 交通工具使用情形

    金門縣居民最主要之交通工具為機車,依106年度統計資料,機車約61,556輛,小自客車約34,309輛,合計陸上交通工具約100,864輛。其中以小客車、重型機車為主,近幾年來皆有成長的趨勢。

    七、 溫室氣體排放分析

    101-109年金門縣溫室氣體排放量。109年相較108年金門縣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減少20,750公噸CO2e/年(5.1%)。觀察101年至109年整體排放量趨勢,101-102年無明顯變化,103年增加,104年又趨於平緩,105年呈現微幅度增加後,至107年趨於平緩,而108年增加,109年減少;不含工業能源使用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104年為歷年最低點,104年至108年為逐年增加,而至109年又減少。就人均排放量來看,從101年3.14公噸CO2e/人,下降至109年2.75公噸CO2e/人;不考慮工業排放的人均排放量,101年為2.25公噸CO2e/人,109年人均排放量為1.93公噸CO2e/人,可看出整體人均排放量抑或是不含工業之人均排放量,有逐年下降之趨勢。另109年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民眾生活型態及工商活動皆與往年較不相同,因此可能導致109年金門溫室氣體排放減少之原因。

    由於離島以往主要依靠進口化石產品發電,而忽略擁有豐富的可再生資源,因此碳排係數高居不下,未來希望能透過縣府低碳島2.0政策及目前計畫推動節能減碳及公民電廠宣導,達到更多的案廠建置,降低碳足跡。

    八、 「建置金門低碳島計畫」執行情形彙整

    九、 110年「建置金門低碳島二期計畫」執行成效彙整

    「建置金門低碳島二期計畫」執行期程從民國108年至111年,除上表所述之於110年底達成情形外,尚有設置風機之規劃,原候選場址於金門縣金沙鎮碧山設置二部900kW風機,現改至金寧鄉古寧頭,礙於新冠疫情影響尚未辦理舉辦居民說明會。

    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資料指出目前大膽島具有南山二處發電廠海淡發電廠及大膽發電廠,海淡發電廠共有三部柴油發電機其中二部為60kW歸屬金門縣政府所有,另一部60kW屬於軍方,從冬季至夏季日平均發電量為105度~274度,最高負載可到34kW;大膽發電廠共有七部發電機其中三部為100kW歸屬於金門縣政府,另四部為60kW屬於軍方,從冬季至夏季日平均發電量為508度~968度,最高需量為70kW,島上皆無任何再生能源設備。

    倘若要在大膽島上設置再生能源,則可規劃於南山生明廳(遊客服務中心)屋頂建置約60kW太陽光電如圖1-25,或於島上的警察局屋頂如圖1-26及閒置軍事建築如圖1-27皆可規劃建置太陽光電系統,北山方面則有北山靶場,空地面積約一公頃則可規劃約200kW地面型太陽光電系統及三部3kW的垂直軸小風機並設置儲能電池櫃,以利發電效能最佳化(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十、 結論

    建置金門低碳島計畫為一整合性計畫共分為二期,第一期由行政院於102年5月20日所核定,執行期程為102~107年,第二期執行期程為108~111年。計畫內容涵括能源、節能、建築、交通、環保等不同領域之議題,並考量金門縣特色、目前與未來能源供需情形、二氧化碳排放來源、縣政發展方向以及現有政府資源,主要透過中央部會、縣府局處以及民間的努力共同達成該目標;本計畫俟全縣分散式虛擬電廠規劃完成,將可進一步配合縣府既定低碳策略計算出碳中和可行性及期程。。







2020/8 月討論

  • 本縣公有屋頂於 105 年 12 月底完成約 4.21MW 太陽能面 板裝設並全數併入電網中運作,加上既有金沙后扁 4MW 風力 發電機組、金沙光電 0.528MW 以及少數民間案場,106 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為 5.38%(太陽能 2.14%、風能 3.24%)。為此訂定金門縣低碳島自治條例相關子法-金門縣政府補助建築物設置屋頂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作業要點

  • 配合經濟部水利署「水庫與滯洪池水域太陽能發 電系統」方案,107 年 8 月完成 2,412kWp 浮力式 太陽能面板。

  • 低碳島二期計畫(110年~114年)依循「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及「溫室氣體減量推動方案」,納入儲能系統、智慧電表、需量反應、提高再生能源占比打造金門智慧電網。並依循「320 低碳」願景,即人均 排碳量從目標年 98 年之 3.79 公噸,103 年降至 3 公噸,長期109 年能降至 2 公噸,119 年則達到零碳(碳中和)。